8成心臟病致死可預防 留意5危險因子是關鍵

dooftw-hotbillboard-ad8axf4x0535x0220_m.jpgdooftw-hotbillboard-1386xf4x0535x0220_m.jpgdooftw-hotbillboard-0835xf4x0535x0220_m.jpgdooftw-hotbillboard-163cxf4x0535x0220_m.jpg
行李箱28+24吋 ABS材質 花花系列【Gate 9】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附背帶 行李箱28+24+20吋 ABS材質 晶鑽系列【Bear Box】
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近來因名人心血管疾病(CVD)突然驟逝的新聞層出不窮,日常生活中,你我身邊也偶有案例。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

三高、心血管疾病 增加COVID-19致命風險

國際疫情持續嚴峻,更凸顯護心保健行動的重要。根據美、義、中等國研究亦指出,三高、心血管疾病會增加COVID-19(新冠肺炎)致命風險。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若缺乏規律運動、常喝手搖飲料、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吸二手菸,小心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遲早找上門。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解釋,因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之一。

預防重於治療 落實生活避免憾事發生

心血管疾病常發生突然,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留給家人無盡傷痛。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107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探討三高相關疾病歷程及主要死因評估」分析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1.78倍、1.47倍及1.43倍。

「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最好的保命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王英偉強調,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才是護心之道。










離婚見證人板橋離婚證人三重離婚證人蘆洲離婚證人中和離婚證人新莊離婚證人







新店離婚證人三重離婚證人中和離婚證人蘆洲離婚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cksowosa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